临夏旅游切换城市

㕵㕵㕵  查看地图

当前位置: 临夏旅游网 > 临夏市旅游

临夏市简介

临夏市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首府,1991年命名的全国卫生城市,同时是国家建设部第三批太阳能住宅建设试点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首批实现电气化的城市,也是黄河上游甘肃段多民族经济开发区7个“省级试验小区之一,和国家民委、体改委批准的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全市辖4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88.55平方公里,人口19.3万,城市规划区面积43.4平方公里,已建成14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经济增长要素不断改善。近六年,国内生产总值递增15%。199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6亿元,财政收入4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2元,城市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为3%,农村经济中科技贡献率达到44%。临夏市气候温润,年平均气温8.1℃,年日照时数2520小时,全年无霜期163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484毫米,蒸发量1343毫米。全市地域平坦,其中川地占89%,海拔为1823—1960米。 辖区内有黄河一级支流大夏河,年平均流量为34.3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在境内23公里段落差达165米,可开发利用发电量为19980千瓦。另有红水河、牛津河为大夏河一级支流。全市地表水储量12.6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6656立方米,城市地表水质率达84%。地下水主要为潜水,日渗水量为330一1200吨。由于临夏市地处农区和牧区结合部,交通便利,农畜产品市场资源极为丰富。非金属矿藏主要为石灰石和红粘土,其特点为杂质少、品位高,储量很大。

    临夏市素有“中国小麦加”之称,清真寺、拱北、寺院建筑融合中国古建筑与阿拉伯建筑为一体,独具风格,市内有民族风情浓郁和地方特色突出的人文景观与历史遗迹。地处城市中心的人民红园集江南园林建筑与临夏古典建筑于一体,亭台水榭,曲廊回环,四时花木争荣。东西南北辐射的东郊公园、南龙山森林公园、万寿山公园、抱罕山庄等旅游景点,地势开阔,风景别致,秀色宜人,各具特色,总占地面积7200多亩,绿地和水域面积达90%以上。东公馆、蝴蝶楼、南关清真大寺、大拱北、万寿观等名胜古迹及其砖雕、木雕艺术闻名遐迩。周边炳灵寺、刘家峡水库、松鸣岩、拉卜楞寺、桑科草原、九寨沟等旅游胜地更是驰名中外,使人流连忘返。

临夏市美食

风味小吃:东乡族的油面茶 风味小吃:又酸又辣的搅团 风味小吃:酥脆嫩黄的馓子 风味小吃:酸酸的浆水面 风味小吃:临夏酿皮子 风味小吃:载于《齐民要术》的羊肉筏子 风味小吃:清真牛杂割

临夏市民俗

临夏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地方,境内有22个民族共196万人口,回族在临夏州境内的总人口约61万。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占全州人口的56.4%,土族、藏族和部分汉族信仰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天主教。保安族、东乡族是临夏州独有的两个民族。临夏为回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影响最深的地区。 策马雪原的东乡族老人 回族在临夏州境内的总人口约61万。以汉语言作为语言交际工具。生婚丧葬、饮食、服饰等生活习俗,无不渗透着伊斯兰的义律,逐渐变成了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临夏为回族的发祥地之一。唐代, 经丝绸之路来中国的大食信使、商旅不绝于道,有不少人留居,传播伊斯兰教,与当地民族通婚融合,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回族。回族形成的过程, 正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回族不断从东从中到西,从西到东,逐渐吸收,接受汉文化,与其他民族密切交往。社会经济结构在民族形成中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商业、手工业经济,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化教养。尤其善于经商,从事各种手工业、加工业、饮食等行业,驰誉各地而独树一帜。 临夏的回族亦涉足政坛、军界。从十九世纪未到二十世纪中叶, 临夏的回族“三马”(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家族,治理甘肃、青 海、宁夏、新疆,影响西北政治、军事、社会达半个世纪之久。 东乡族在临夏州的人口约25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3%,多居住在东乡族自治县境内。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据说,东乡族的族源和形成,是以十二、 盛装的保安族青年男女 十三世纪居住在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色目人为主,通过经商、传教来到临夏定居, 与当地的汉、回、蒙古等民族融合,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东乡族。 东乡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衣食住行及风俗习惯,与附近的回族基本相似。 保安族共有1.16万人,占全州人口的0.8%,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保安族的族源的形成,根据传说及其语言特色、人种特征和生活习惯,一般认为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的蒙、藏等民族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后迁徙到了临夏州境内。由于伊斯兰教的影响,生活习俗 大多跟回族相近。 撒拉族在临夏州的人口约9500多人,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乌古斯语组。撒拉族是元代后期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徒 而来的一个部落民族,到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定居,与当地的回、汉、藏等民族相融合,形成了现在的撒拉族。其生活习俗也大致跟回族相近。 神圣的仪式 在临夏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102.7万人, 约占全州总人口的56%。伊斯兰教在这块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 和深远影响。早在唐朝时期, 伴丝绸之路悠悠驼铃声, 穆斯林教职人员涉足, 历经宋元明清朝代,伊斯兰教在这里深深扎根,传播广大,发展成为中国西北伊斯兰教中心,教派分支日益详细、系统而全面,伊斯兰教“四大教派”, 即格的目、伊赫瓦尼、西道堂和色来非耶在临夏 俱全,“四大门宦”,即哲赫忍耶、虎夫耶、库布忍耶和尕德忍耶在临夏颇有影响。“四大门宦”下属30多个支派。临夏成为了人们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胜地。 临夏穆斯林与各民族一起生活, 伊斯兰教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经过经济、文化交流,长期融合,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穆斯林学中文、 读儒书、按中国习俗定姓取名。同时,笃信伊斯兰教,有信真主、信圣人、信天仙、信前定、信经典、信后世六大信仰, “念、礼、斋、课、朝”五大功课,由宗教规定形成的婚姻、丧葬、饮食等习俗,世代相传,逐步形成了穆斯林民族的民俗风情。

临夏市特产

鲜果名品:唐汪大接杏 “芳香如酒,可口如蜜”的黑果子 蝴蝶楼中看芍药 独具特色的保安腰刀

临夏市旅游特色

刘家峡水库[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水库] 龙汇世界[洮河与黄河在这里交汇] 炳灵寺石窟[中国六大佛教石窟]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罕见] 太极湖[湖区犹如一幅太极图] 太极岛[千亩芦苇随风摇曳] 积石雄关[大禹治水的源头] 清真寺拱北[穆斯林的宗教圣地] 红园[牡丹尽染红满院] 彩陶馆[荟萃彩陶精品数千件] 蝴蝶楼[回廊环绕,兰柏苍翠]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5700多件化石标本] 松鸣岩[国家级森林公园] 太子山[青山遥看雪域圣地] 莲花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临夏旅游:
临夏市旅游 临夏县旅游 永靖县旅游 东乡族自治县旅游 广河县旅游 和政县旅游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旅游 康乐县旅游